首页

国产霸气严厉妖姬女王

时间:2025-05-29 21:45:28 作者:推动少先队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信引发热烈反响 浏览量:17713

  在快递新规实施以来,消费者对于送货上门的服务关注度有增无减。从执法层面看,针对快递服务的监管在加强。

  近期,国家邮政管理局密集发布了一批针对快递行业投递服务的处罚信息。据第一财经统计,11月25日国家邮政局共计发布了41条处罚信息,其中27条与投递服务有关,包括未经用户同意代为确认收到快件、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等,涉及多家快递公司。

  例如,11月25日,廊坊市邮政管理局就廊坊市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大厂分公司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处以罚款200元。

  11月25日,北京市南区邮政管理局就北京韵达速递有限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北京市南区邮政管理局表示,近日接到市民申诉,反映北京韵达速递有限公司在投递快件时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经调查认定,北京韵达速递有限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的行为属实,该行为违反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罚款50元。

  11月21日,南充市邮政管理局就四川京邦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南充分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京东快递员在未联系到收件人,未取得收件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快递投递到收寄地址后做了代签收处理,责令立即整改。

  对于送货上门的问题,网点的一线员工感受到了今年以来的变化。广州一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按照要求送货的情况明显提升。从消费者要求看,他负责的地区消费者要求送货上门的比例在20%,剩下80%的消费者会要求放在驿站、快递柜或者家门口。他表示,“快递员熟悉了自己负责的区域后就知道怎么处理了,消费者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在家等快递,根据要求放置,不需要每次送货都沟通。”

  另一方面,虽然服务质量在提升,但是快递行业的单票收入下滑也是事实。第一财经了解到,不少城市的快递员目前的单票收入低于1元,快递员需要通过增加送货量维持收入。为了减少压力,不少网点都选择购入无人车,在运输快件等环节上减轻压力。

  对此,物流快递专家赵小敏对第一财经表示,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是趋势,监管部门明确提出要遏制无底线竞争,反对价格战。作为快递公司,如果频繁地在各地被罚款、被约谈,被停业整顿,最终会导致流失客户,丧失产品议价能力,在各个地方面临品牌损伤和信誉丧失的结果。提高服务质量对于快递公司确实有挑战,但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现在快递行业一方面面临监管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另一方面行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技术在快速迭代,原始化的低水平竞争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市场发展的要求。最终的结果是符合市场要求的企业能享受更多的发展红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会慢慢退出市场,整个行业将持续健康发展下去。除了监管层的压力,考虑到不少快递企业已经上市,如果年报披露中有关罚款、服务能力产生问题的内容较多,在排名、股价或者融资等方面也会受到更大挑战。(第一财经 作者:陆涵之) 【编辑:惠小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农工党江西省委会成立70周年:履职尽责有作为 服务大局有担当

作为传统工科强校,华科大入选了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2023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成立。近一年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都有哪些经验,又遇到了哪些难题?结合华科大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实际,尤政深入分析了制约当前卓越工程师等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并据此从国家、社会、企业、高校等多个层面分别提出建议。

以“五心”的服务理念让天下父母养老无忧

成都10月1日电 (单鹏)夜幕降临,烟雾弥漫,鼓声阵阵,礼乐响起,两束光芒从金沙黄金面具的眼部射出,金沙“大祭司”手执权杖庄严立于“祭坛”中央,四周的“古蜀人”身披“兽皮”、手持“象牙”,跳起神秘舞蹈……这是10月1日晚“夜游金沙·穿越古蜀——博物馆情景式导览演出秀”的场景。

11月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四大特点

据了解,2024成都双遗马拉松将于3月24日举行。“这是我第二次参加马拉松。每年除了去跑马,我还会带上家人去那边玩几天,现在动车直达,很巴适(舒服)。”旅客卫先生说,高铁可满足全家人多层次的出行需求。

高清大图丨习近平主席抵达秘鲁 受到热烈欢迎

全国政协委员粟斌表示,广大劳动者比较关心的算法问题,比较关心的劳动保障问题、职业健康问题,还有职业培训。人社部门也加大了工作的力度,全国总工会与法院、检察院等加强对劳动纠纷的调处,建立了工会加劳动关系纠纷调处的一系列的机制,率先在一批(互联网)头部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使广大一线的劳动者有了更多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机制条件。

山西运城:七朵蒲剧“小梅花”花式告白祖国

“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被写入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也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被部长们明确了 “以旧换新”产品清单。这份清单该如何解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